“额尔齐斯河畔的牛羊有多少,老马为牧民做的好事就有多少。”这个冬天,老马长眠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热土,但他的名字一直被这里的人们惦念着。
“老马”名叫马殿英,1955年从新疆八一农学院(现新疆农业大学)毕业后来到十师,先后担任过十师警卫连副指导员、十师毛纺厂副厂长、北屯医院副院长。在当地,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为“老马”,其背后,是马殿英倾尽一生帮助牧民的一串串感人故事。
牧民们都说老马有三个“爱好”:穿黄军装,骑“永久”牌自行车,帮助额尔齐斯河畔的牧民。
1961年初冬的一天,大雪纷飞,担任警卫连副指导员的马殿英执行完任务独自返回途中,为避开野狼在山里迷了路。生死攸关之际,是一位牧民将快要冻僵的马殿英带回自己的毡房。几碗热气腾腾的奶茶下肚,终于让马殿英缓过劲来。之后,这位牧民又准备了奶茶和干粮,骑着马将马殿英送到大路上。马殿英一直感念着这份恩情,待冰雪消融,便买了礼物前去道谢,可谁知那位牧民已经转场离开了。多年寻找未果后,马殿英做了一个决定:要用自己的一生,来报答淳朴善良的牧民的恩情。
牧民的孩子没钱交学费,马殿英自掏腰包交上;牧民的孩子长了秃疮,他四处求医问药;偏远放牧点一直未通电,他就自己掏钱买来电线,请师傅栽杆、拉线,架通了从北屯到放牧点的“光明线”……几十年来,马殿英先后拿出60余万元,无偿帮助了数不清的牧民,还捐助30多个牧民的孩子上了大学。牧民们都说,看到穿着一身黄军装的老马,心里就无比踏实。
“老马为牧民们做的不是一件事,是和牧民生活有关的千千万万件事;帮助的也不止一户,是成百上千户;更不是一天,而是好事做了几十年。”马殿英的老同事邓有敬回忆道,和老马共事时,一到休息日,他就去牧区给牧民帮忙,“30多年里,粗略估算,老马仅帮助牧民家砌的火墙就超过3000个。”
牧区的四季,就是马殿英的四季。几十年来,马殿英穿着一身旧军装,骑着自行车,跑遍了额尔齐斯河畔角角落落,走进过几乎每一座毡房。他的自行车前后各焊了一个大铁筐,里面总是装满了带给牧民的衣物、药品、文具、信件等等。他帮助过的牧民,有的成为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工作者,有的成为劳动模范、致富带头人,有的和他一样走上了帮助他人的道路。
阿勒泰市阿苇滩镇牧民巴合提亚尔·卡灭尼被当地人称为“爱心妈妈”。1985年,巴合提亚尔·卡灭尼的丈夫犯胃病卧病在床,马殿英听说后,顶着寒风给他们送来了药品,这一送便是3年。
随着日子逐渐变好,2009年开始,巴合提亚尔·卡灭尼先后资助了几名学生上学,还给生病或有困难的村民捐款、捐牲畜。截至目前,她累计捐款近10万元,捐出牲畜16头。她说:“马大哥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,如今生活条件好了,我也要做像他那样的人。”
好事做了一辈子的马殿英,被誉为“草原上的活雷锋”,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、兵团道德模范、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,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岁月长河里,多少人和事随风而逝,但在额尔齐斯河畔,老马的善举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、生生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