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假期,不少人选择走进电影院,过一个文化年。图为2月10日,十师一八六团二连职工戚文杰(左一)和家人在电影海报前留影。戚文杰 提供
2月12日,一师六团居民在景区游玩。今年春节期间,兵团文化和旅游系统共策划举办文化、体育、旅游主题活动180余项,为节日增添欢乐喜庆祥和的氛围,掀起了冬季消费热潮。 孙佳佳 摄
2月13日,在古城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,六师一〇五团职工赵会霞换上自己喜欢的汉服,体验别样年味。任建亚 摄
2月10日,在八师一三四团一家超市里,消费者挑选心仪的年货。春节期间,八师石河子市向社会发放1.3万张惠民专享消费券,可用于商超、餐饮、图书、水果、花卉消费,为居民送上“新春大礼包”。雪峰 摄
龙年春节,全国消费市场异常火热,出行旅游、餐饮购物、电影、文艺演出等消费异常火爆。其间,兵团以“消费促进年”为主线,推动消费持续扩大。兵团商务局组织各金融机构、商会协会、商贸企业、电商平台,举办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,构建兵师联动、政企携手、平台助力、线上线下融合的促消费新格局。各师市促消费活动丰富多彩,文旅消费持续升温,内需活力加速释放。发红包、置办年货、聚会聚餐、外出旅行……兵团职工群众热热闹闹过了一个中国年。
眼下,春节假期刚过,节日期间的开销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。近日,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各师市深入采访,透过春节账单,看看职工群众今年过年钱都花在哪了,消费模式有了哪些新变化?
年货礼品仍是消费“主旋律”
买卤肉、购海鲜、备新衣…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置办年货、请客吃饭等开支,仍是职工群众春节消费的“主旋律”。
今年,十师一八六团二连职工戚文杰一家选择留在连队过春节,和去年不一样的是,今年他的3个孩子都从外地赶了回来。得知孩子们要回家过年,54岁的戚文杰和老伴特别高兴,早早地就开始置办年货。
“买肉花费3500多元,水果和蔬菜花费1800多元,各种干果、零食和饮料花费1000多元。”戚文杰估算,今年春节,他家这一块支出6000多元。“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,我还准备了些礼品让他们带走。”戚文杰说。
戚文杰告诉记者,去年,团场职工群众收入还不错,大家置办年货也比往年更舍得花钱。现在交通物流便利,虽然团场地处边境一线,但能买到的年货品类很丰富,想买什么基本都能买到,不少商户还有团购优惠活动。
“今年过年,儿子、儿媳、外地上学的女儿都回来了,一家人难得团圆,当然要吃得好一点,海鲜要多买一些,蔬菜、水果必不可少。”二师二十七团一连职工樊晓英说,由于家里的大棚要为团场培育辣椒苗,今年51岁的樊晓英同样选择在连队过春节。
春节期间,樊晓英家第二项重要开支是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,这项开支大概花费5000多元。“今年过年,全家每个人都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子,这也是家里多年不变的传统,虽然平时也买,但是新年穿新衣更有仪式感。”樊晓英乐呵呵地说。
在全民消费热潮中,假期餐饮、购物消费是重要一环。今年春节期间,在二师铁门关市丝路雄关广场,“赶大集”年货活动持续进行,100多家商户集中上货,职工群众掀起“乐购”高潮。近期,二师铁门关市还投入410万元专项资金,师市商务局、文旅局等多部门联手,推出发放餐饮消费券、家电手机消费补贴等活动,更加激发了居民消费动力。
家住十二师一〇四团的苏惠丽今年68岁,这个春节,儿子儿媳、孙子孙女都回到了团场,三代人一起过年,家中十分热闹。苏惠丽说:“今年办年货简单又方便,只花了一天时间去九鼎市场转了一圈,所有年货就都备齐了,支出大概3000多元。春节期间想要点什么,小区周边就有商超,随时就买了。”
说起年货的变化,苏惠丽表示,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均衡。以往,她家准备的高糖、高油、高脂类食物比较多,今年买得更多的是比较稀罕的蔬菜和水果。
“旅游过年”“文化过年”热度攀升
今年春节,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,带动旅游消费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春节8天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行4.74亿人次,总花费6326.87亿元,与2023年、2019年相比均大幅增长。
春节期间,出门旅游成为“新年俗”。相较于传统的在家过年、走亲访友,许多职工群众选择带着家人外出见世面,今年27岁的十四师二二四团职工张森就是其中一员。“今年过年,我和妻子去成都、哈尔滨和长春等地转了一圈。平日里,我们要操心枣园和做电商的事儿,过年这段时间得好好放松放松。”张森说。
在长春旅游时,看到有很多年轻人选择自驾游,张森和妻子临时起意,花18万元买了一辆新车,算是犒劳忙碌了一年的自己。有了车、“腿长了”,张森和妻子从长春一路南下,自驾游览了大连、连云港、烟台、济南等城市。
“去年,靠种植枣树和做电商,我们赚了40万元呢。今年过年,除去买车的费用,我们旅行合计花费了2万多元。”张森告诉记者。
2月11日,大年初二,七师奎东农场“90后”青年李俊带着父亲李迎东也去了成都,同样以旅行的方式过大年。“我平时工作比较忙,很少出去玩。这是我第一次去成都,也是第一次在外地过春节。这几天我带着父亲去了很多景区,花费不算高,过得很开心。”对自己的这次选择,李俊表示很满意。
考虑到春节期间人流量大,李俊提前做好了攻略,订机票和景区门票时,刻意避开了除夕和初八这两个高峰期。这次旅行,他和父亲吃、住、行共计花费了8000多元。
据了解,今年春节期间,兵团文化和旅游系统共策划举办文化、体育、旅游主题活动180余项,进一步激发冬季消费热潮。据统计,2月10日至17日,十师北屯市累计接待游客13.27万人次,同比增长63.83%;实现旅游收入6834.05万元,同比增长112.06%。
今年春节,也有不少人选择走进电影院,过一个“文化年”。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,2024年春节假期,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80.16亿元,观影人次为1.63亿,相比2023年分别增长了18.47%和26.36%,均创同档期新纪录。
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热辣滚烫》《飞驰人生2》《第二十条》等影片聚焦现实题材、回应群众期待,让观众感受到快乐、感动和正能量,推动票房持续走高。今年,兵团职工群众观影数量同样有所增长。
2月10日,大年初一,戚文杰全家一起观看了《热辣滚烫》。“电影很好看,这还是我们全家人第一次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呢。”戚文杰开心地对记者说。
一份份账单透露浓浓人情味儿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小小的春节账单,不仅折射出经济文化市场的强劲活力,消费升级的新图景,也透露出浓浓的人情味儿。
“就像最近网上说的那样,在火车上拔下充电器的那一刻,离故乡也就越来越远了。”十二师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刚峰说。
“这次回家花费了1万多元,像我们这些返乡过年的,很大一笔开支都花在了路费上。”多年未回山东老家过年的刘刚峰告诉记者,心里牵挂着家里的亲人,多远都想回去团圆。
除了路费开支外,刘刚峰还给父母置办了年货,买了保健品,准备了红包。“大学毕业后,我一直在外地工作,这次回去给父母每人准备了5000元的红包,算是尽一份孝心。”刘刚峰说,除了父母,他还给侄子、外甥们准备了压岁钱。
今年选择和妻子外出旅行过年的张森,同样给父母、爷爷奶奶准备了礼物和红包。“这都是预留好的,算是一份心意。我们过年人在外地,礼物和红包都是通过快递和转账的方式送到老人手上的。”张森说。
作为一名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的“80后”,四师可克达拉市市民于洋一家春节账单的一笔笔支出,重点向老人和孩子倾斜。于洋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,孩子只有1岁多,不便长途出行,于是,两人便将双方父母从外地请来,一起在四师可克达拉市欢欢喜喜过大年。
于洋说:“粗略算了一下,这个春节,我家大概花了8000多元,主要花在了孩子和老人身上,给父母和公婆都买了新衣服,带着他们去周边景区逛了逛。”
于洋的父母和公婆也都专门从银行卡里取出现金,给家里的小宝贝准备了红包,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传递自己的关爱和祝福。
今年春节,苏惠丽也给来拜年的孙子和孙女准备了红包。“孙子、孙女学习成绩都很不错,也特别懂事,我给他们分别封了大红包,既是一种鼓励,也是一份祝福。”苏惠丽说。